妊娠糖尿病是什么?孕妇血糖高怎么办?
妊娠糖尿病是孕期特有的血糖异常问题,通常在孕24-28周筛查发现。不少准妈妈听到这个词会紧张,但其实只要科学管理,完全可以和宝宝一起健康度过孕期。今天我们就来妊娠糖尿病的那些事儿,帮你轻松应对。
为什么孕期会出现血糖高?
怀孕后,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工作,导致血糖代谢变慢。如果身体无法代偿这种变化,血糖就会升高。超重、家族糖尿病史、高龄(35岁以上)的孕妇风险更高,但即使没有这些因素,也可能发生妊娠糖尿病。
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的影响
短期来看,血糖控制不好可能让胎儿长得过大,增加分娩难度;长期则可能提升妈妈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。对宝宝来说,出生后低血糖、黄疸的风险略高,但别担心——绝大多数问题都能通过科学管理避免。
如何发现妊娠糖尿病?
现在医院普遍采用“糖耐量试验”:空腹抽血后喝75克葡萄糖水,分别在1小时、2小时后测血糖。如果空腹≥5.1mmol/L,或1小时≥10.0mmol/L,或2小时≥8.5mmol/L,任何一项超标即可确诊。检查前3天要正常饮食,别刻意节食哦。
确诊后该怎么做?三步科学控糖
步:饮食调整
少食多餐是关键,每天分成5-6顿,避免一次吃太多主食。用糙米、全麦面包替代精制米面,搭配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瘦肉)和膳食纤维(绿叶菜)。水果选低糖的,比如苹果、草莓,每天控制在200克以内。
第二步:合理运动
餐后散步20分钟能有效降低血糖峰值。孕中晚期推荐孕妇瑜伽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,注意避免仰卧姿势。如果之前没有运动习惯,可以从每天10分钟开始。
第三步:血糖监测
医生通常会建议每天测4次血糖(空腹+三餐后2小时)。血糖仪操作很简单,采血笔调浅档位几乎不疼。记录数据复诊时给医生看,能帮助调整管理方案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打胰岛素?
如果饮食运动控制1-2周后,空腹血糖仍>5.3mmol/L或餐后>6.7mmol/L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。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,反而是更的选择。有些妈妈听到针头就害怕,其实孕期专用的胰岛素笔针头比抽血针细得多,基本感。
生了孩子血糖能正常吗?
大部分产妇在分娩后6-12周血糖会正常,但建议产后42天再做一次糖耐量检查。即使正常,未来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因为妊娠糖尿病妈妈今后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一些。
给准妈小贴士
1. 别把妊娠糖尿病当“病”,它更像一个身体预警信号;
2. 控糖不等于饿肚子,营养不良反而影响胎儿发育;
3. 偶尔血糖超标别焦虑,长期趋势比单次数据更重要;
4. 和家人一起调整饮食,全家都能更健康。
如果看完还有疑问,建议直接产检医生。现在很多医院设有妊娠糖尿病专科门诊,能更个性化的指导。记住,你现在的每一分努力,都是在给宝宝铺就更健康的起跑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