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牙龈炎是怎么回事?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
早上刷牙时看到牙刷上沾着血丝,吃苹果时留下浅浅红印,这些可能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。牙龈炎作为一种常见口腔问题,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关重要的健康话题。
什么是牙龈炎?
牙龈炎,简单来说就是牙龈组织发炎了。我们的牙齿周围有一圈粉红色的牙龈组织,当这些组织受到细菌感染时,就会发炎、红肿,轻轻一碰就容易出血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牙龈炎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的,质地坚韧,紧紧包裹着牙齿根部。而当牙龈发炎时,会变得暗红或鲜红色,肿胀柔软,刷牙或使用牙线时容易出血。有些人还会感到牙龈痒胀,口腔有异味。

牙龈炎是怎么引起的?
导致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就是牙菌斑。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一层无色黏稠的细菌薄膜,如果不及时清除,就会硬化形成牙结石。牙结石表面粗糙,更容易附着更多菌斑,形成恶性循环。
除了清洁不到位外,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患牙龈炎的风险:激素变化时期如青春期、怀孕期;吸烟习惯;某些药物影响;牙齿排列不齐;营养不良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。

牙龈炎有哪些表现?
牙龈炎的表现多种多样,常见的包括:刷牙时牙龈出血,这是直观的信号;牙龈颜色由健康粉红变为暗红或鲜红;牙龈肿胀,失去原有的紧致形态;口腔有持续异味;时可能感到牙龈胀痛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牙龈炎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疼痛感,这导致很多人忽视了早期症状,直到问题加重才就医。

如何预防牙龈炎?
预防牙龈炎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日常的细致护理。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以45度角朝向牙龈方向,轻轻画圈刷牙,每个部位刷10次左右,全程少2分钟。
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刷牙无法替代的重要步骤。定期更换牙刷,通常每3个月需要换一次,或者当刷毛外翻时立即更换。使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蛀牙,同时也能帮助维护牙龈健康。
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清除日常清洁难以去除的牙结石。保持均衡饮食,限制含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,也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。
牙龈炎的治疗方法
如果已经出现牙龈炎症状,应及时寻求牙医的帮助。治疗通常从口腔检查开始,医生会评估牙龈状况,测量牙龈袋深度,必要时拍摄X光片检查牙槽骨情况。
洁治是治疗牙龈炎的主要方法,包括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,抛光牙齿表面使其不易附着菌斑。对于情况较的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根面平整,深层清洁牙龈下方的牙根表面。
治疗后,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指导正确的日常清洁方法。通常情况下,经过治疗和正确的日常维护,牙龈炎在几周内就会明显改善。
关于牙龈炎的常见误区
很多人认为牙龈出血就应该停止刷牙,这是完全错误的。出血说明牙龈有炎症,更需要温和而地清洁。停止刷牙只会让菌斑堆积更多,炎症加重。
还有人认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实际上洗牙去除的是本就该清除的牙结石,牙齿和牙龈的真实状态。感觉牙缝变大是因为已经存在的牙结石被清除了。
于依靠漱口水就能治好牙龈炎的想法也不正确。漱口水可以辅助清洁,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线这些机械清洁方式。
牙龈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牙龈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牙龈炎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发展成更的牙周炎,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更重要的是,口腔内的炎症可能影响全身,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,对孕妇还可能影响胎儿健康。
维护牙龈健康不仅是为了拥有美丽的微笑,更是为了全身健康。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及时处理牙龈问题,这些都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。
特别提醒
如果发现牙龈持续出血、红肿不退,或者出现牙齿松动、牙龈萎缩等情况,请及时就诊。早期干预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,也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。
健康的牙龈是健康牙齿的基础,也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。从今天开始,多一些对牙龈的关注,让健康的牙龈为你的灿烂笑容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