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?附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南!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,随着年龄增长,骨骼会逐渐变得脆弱,容易发生骨折。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,其实不然,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为生活习惯不良而出现骨量流失的情况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骨质疏松那些事儿。
什么是骨质疏松症?
我们的骨骼就像一座建筑物的支架,年轻时骨量充足,骨骼强健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骨量会逐渐流失,导致骨骼变得多孔、脆弱,这就是骨质疏松症。明显的症状就是身高变矮、腰背疼痛,时轻微碰撞甚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。
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?
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: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量流失速度会加快;长期缺乏运动的人,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刺激;营养不均衡的人群,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;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;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者;吸烟、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。
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
预防胜于治疗,这句话用在骨质疏松上再合适不过。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,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,比如牛奶、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等。同时要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,可以通过晒太阳、食用海鱼和蛋黄来补充。规律运动也很重要,特别是负重运动如散步、慢跑、跳舞等,能有效刺激骨骼生长。另外,戒烟限酒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也是保护骨骼的重要措施。
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
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,也不要慌张。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。基础治疗主要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,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。药物治疗方面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。此外,治疗也很重要,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平衡能力,降低跌倒风险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所有治疗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切勿自行用药。
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
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,拼命补钙就行。其实这是个误区,单纯补钙是不够的,还需要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。另外,有些人觉得年纪大了骨质疏松是正常的,不用治疗。这种想法也不对,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改善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还有人说多喝骨头汤能补钙,实际上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很低,反而脂肪含量很高,并不适合骨质疏松患者。
定期检查很重要
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,特别是女性,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。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,这个检查、辐射量小,能评估骨量状况。通过定期检查,可以早期发现骨量减少,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避免发展到骨质疏松的程度。
写在后
骨质疏松是一个可以被预防和治疗的疾病,关键在于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从现在开始,关注骨骼健康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让我们都能拥有强健的骨骼,享受高质量的生活。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骨骼健康的信息,建议医生获取个性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