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皮肤病有哪些常见类型?解析症状与科学防治
夏季高温潮湿,门诊里因皮肤红肿、瘙痒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。许多人以为这只是普通过敏,实际上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祟。作为与人体外界接触的道屏障,皮肤每天都会遭遇各种微生物的侵袭,当免疫力下降或皮肤屏障受损时,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就会乘虚而入。
真菌感染:脚气、股癣的罪魁祸首
闷热环境下,足部、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易出现边界清晰的环形红斑,伴随脱屑和剧烈瘙痒,这往往是真菌感染的典型表现。常见如足癣(脚气),初期表现为脚趾缝发白、糜烂,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蔓延整个足底;而股癣则多见于大腿根部,呈现环状扩散的红斑。保持患处干燥透气,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,使用抗真菌药膏2-4周通常可有效控制。
病毒感染:带状疱疹的"闪电痛"要警惕
近期一位45岁女性患者,左侧腰部突发簇集水疱,伴随针刺样疼痛,确诊为带状疱疹。这种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,常在疲劳、压力大时发作。特征性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丘疹水疱,中老年人更易神经痛。发病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佳,配合营养神经治疗可降低后遗症风险。
细菌感染:脓疱疮不只是儿童
皮肤出现蜜黄色结痂的脓疱,周围伴有红晕,这很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疱疮。虽然常见于儿童,但皮肤破损后同样可能感染。切忌自行挑破水疱,正确做法是局部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软膏,者需口服抗生素。夏季游完泳后及时沐浴,保持指甲清洁能有效预防。
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
糖尿病患者出现容易扩散,一个小小的脚气可能发展为蜂窝组织炎;孕期女性免疫力变化,真菌感染率明显上升;青少年痤疮若处理不当,继发细菌感染会加重瘢痕形成。这些人群一旦发现皮肤异常,建议尽早就诊。
防治结合的三步法则
首先做好日常防护:选择纯棉透气衣物,运动后及时更换;公共场所避免赤脚行走;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。其次学会初步判断:真菌感染多为环形红斑,病毒性常伴疼痛,细菌感染多见脓液渗出。后掌握处理原则: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,症状持续3天不缓解或出现发热需就医。
值得提醒的是,市面上某些号称"一擦就灵"的激素类药膏,可能暂时缓解症状却导致感染扩散。当皮肤问题反复发作时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做真菌镜检或细菌培养,针对性用药才能事半功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