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定期洁牙?这5个理由看完你就懂了
说到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齿够白就不用洗了”或是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。其实,这些常见误区耽误了不少人的口腔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,为什么洁牙应该成为你每年必做的健康项目。
洁牙到底洗掉了什么?
每天刷牙再认真,也只能清除60%左右的牙菌斑。那些藏在牙缝、牙龈边缘的顽固分子,会慢慢钙化形成牙结石。它们像水泥一样牢牢黏在牙齿上,不仅牙龈导致出血,更是口臭、牙龈炎的罪魁祸首。而洁牙用的超声波仪器,能震碎这些“硬疙瘩”,这是普通牙刷根本做不到的。
五个必须洁牙的硬核理由
1. 预防远比治疗划算
洁牙一次的费用通常在200-500元,但如果拖延到牙周炎阶段,治疗费用可能翻10倍,还需要多次复诊。早期牙结石清理后,牙龈出血问题往往一周内就有改善。
2. 全身健康的守护者
研究显示,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%。口腔细菌可能通过发炎的牙龈进入,增加全身炎症反应。对于孕妇而言,牙龈疾病甚与早产风险相关。
3. 拯救被掩盖的牙齿本色
常年喝茶、咖啡的人会发现,即使每天刷牙,牙齿还是越来越黄。这是因为色素已经渗透到牙结石中。洁牙后,很多人惊喜地发现牙齿了原本的淡黄色,这才是健康牙齿的真实颜色。
4. 快捷的口臭解决方案
85%的口臭源自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硫化物。洁牙能直接清除这些细菌的“老巢”,立竿见影,比嚼口香糖治标更治本。
5. 给牙齿做次体检
的洁牙过程包含口腔检查环节。许多早期龋齿、黏膜病变都是在这个时候被发现的。有位40岁的患者就是在洁牙时发现舌侧白斑,及时活检避免了癌变风险。
关于洁牙的三大疑虑解答
疑问一:洗牙会损伤牙齿吗?
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在震动时会产生微小水雾,带走的是牙结石而非牙釉质。术后短暂的酸软感是因为长期被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,一般3天内就会适应。
疑问二:为什么有人洗完牙缝变大?
这恰恰说明洁牙做晚了!牙结石长期堆积会挤压牙龈萎缩,洗掉后暴露出本就被侵占的空间。如果每年定期洁牙,牙龈始终保持在健康位置,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疑问三:多久洗一次比较科学?
吸烟、爱喝浓茶的人建议每年2次,普通人群每年1次即可。正在做正畸治疗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增加频次。记住,洁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的口腔维护。
选择洁牙机构的三个要点
1. 查看消毒流程:正规机构会当面拆封一次性器械包,高温消毒设备应有明确记录。
2. 警惕陷阱:某团购平台39元洁牙多是引流手段,通常只包含简单抛光,真正龈下清洁需补差价。
3. 重视术后指导:负的医生会教你用牙线清理特定牙缝,而不是简单地说“回去好好刷牙”。
后提醒:洁牙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深色食物,如果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,一定要及时复诊。你的牙齿比想象中更需要定期“大扫除”,现在就在日历上标记下次洁牙时间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