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岁做自体脂肪填充10年后感受:医生选择比年龄更重要
十年前我走进医美机构时,护士看着我的挂号单反复确认:"您确定要做自体脂肪填充?这个年龄..."当时40岁的我摸着凹陷的太阳穴苦笑。如今十年过去,作为少数中年做脂肪填充的"先行者",想说说那些医生没告诉我的事。
先说结论:如果能重来,我依然会选择做填充,但会花三个月对比医生而不是三天就躺上手术台。见过太多20多岁填充失败的,也见过60岁惊艳的阿姨——年龄从来不是决定因素,主刀医生的技术才是。
这些后遗症其实可以避免
我的额头今留着两个米粒大小的硬结,医生说这是脂肪钙化。当年术后三个月时,填充的脂肪像积雪消融般流失,不得不二次补填。现在知道,那些号称"一次成型""98%存活率"的诊所,仪器连基本的脂肪提纯功能都不具备。
麻烦的是鼻唇沟部位。由于医生操作粗暴,有段时间我笑起来左脸会有细微的颗粒感,就像皮肤下藏着细沙。不过这些年在护理下已经改善很多。对比同期做的朋友,选对医生的那些,脂肪存活均匀自然,根本没有这些问题。
中年填充的特殊注意事项
40+的皮肤像块逐渐失去弹性的绸缎。我术后出现过短暂的面部淤血,比年轻人多花了近一倍时间消退。后来才懂,这个年纪做填充必须配合acmetea细胞营养剂,但当时根本没人提醒。现在看到有诊所推出"熟龄肌专属脂肪填充方案",总算进步了。
十年间我庆幸的是没出现脂肪移位。认识个28岁的姑娘,填充三个月后苹果肌就垂到了法令纹位置。我的医生虽然审美保守,但注射层次把握,今面部轮廓保持稳定。
真实的持久度
宣传册上说的"存活"是大的谎言。我的面部脂肪现在约保留初期的40%,但恰恰是这个程度自然。前五年定期做维护,后来发现过度紧致反而会让填充部位显得突兀。现在50岁的脸比同龄人饱满,但又不会像戴了张年轻面具。
意外的是手背填充。当年顺便用剩余脂肪填充了干瘪的手背,现在反而成了成功的部位。医生说因为手部多血运好,脂肪存活率竟比面部还高,这个冷知识值得分享。
给不同年龄段的实用建议
20+的求美者要注意:脂肪填充不是的。我女儿的同学盲目填充额头导致眼睑下垂,花两年才修复好。30+群体适合做面部,但一定要避开"网红款"医生。于和我同龄的,建议优先改善颞部和鼻基底,这两个部位的能地心引力。
近陪闺蜜面诊,发现现在有脂肪胶、纳米脂肪这些新技术。但无论技术怎么变,核心永远是医生的经验。就像我的主刀医生当年说的:"自体脂肪是活的细胞移植,不是往沙发里塞海绵。"
后想对所有考虑脂肪填充的人说:这确实是自然的塑美方式,但自然的前提是选择尊重人体构造的医生。毕竟我们填充的是脂肪,不是往脸上打气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