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该知道的健康必修课
提到宫颈癌,不少女性会觉得离自己很远。但数据告诉我们,宫颈癌在我国女性恶性中发病率排名第二,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例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宫颈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等到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时,可能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其实,只要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,完全可以在癌变前就发现问题。
为什么宫颈癌筛查如此重要?
宫颈癌有个特点: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变需要5-10年时间。这给了我们充足的窗口期通过筛查发现异常。临床上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两种:HPV检测和TCT检查。HPV检测是查有没有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,这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;TCT检查则是看宫颈细胞有没有异常变化。两种方法配合使用,率能达到90%以上。
哪些人需要做筛查?什么时候开始?
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都要重视宫颈癌筛查。医学指南推荐:21-29岁女性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;30-65岁女性可以选择每3年做TCT,或者每5年做TCT+HPV联合检测。超过65岁如果既往筛查结果都正常,可以医生是否需要继续筛查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即使接种过HPV疫苗,也要定期筛查,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病毒。
筛查过程会疼吗?需要准备什么?
很多女性对妇科检查有恐惧心理,其实宫颈癌筛查整个过程只需要3-5分钟。医生会用专用小刷子在宫颈表面轻轻刮取少量细胞,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一般不会疼痛。检查前注意避开期,24小时内不要同房、不要冲洗或使用药物。穿着宽松衣物更方便检查。
筛查报告怎么看?异常结果怎么办?
拿到报告后,常见的几种结果:阴性(正常)、ASC-US(意义不明的型鳞状细胞)、LSIL(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)、HSIL(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)。如果是阴性结果,按医生建议的时间继续定期筛查即可。如果出现异常,先别慌张,这不等于得了,可能是炎症或其他良性病变,需要进一步做镜或活检明确诊断。记住:早发现早干预,大多数问题都能得到控制。
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建议
除了定期筛查,平时也要注意预防:保持单一、使用套能降低HPV感染风险;吸烟会削弱宫颈免疫力,好戒烟;均衡饮食、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都有助于提高抵抗力。现在很多医院都开通了线上预约筛查服务,提前挂号能节省排队时间。
别让犹豫成为健康的绊脚石
很多女性总想着"等有空了再去检查",结果一拖就是好几年。其实宫颈癌筛查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,花点小时间就能避免大问题。建议把筛查日期记在手机日历里,或者固定在每年生日前后检查,养成习惯就不容易忘记。健康是自己的,主动管理比被动治疗更重要。
如果对筛查还有疑问,建议直接到正规医院妇科。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、病史等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。记住:靠谱的健康信息一定要从医疗机构获取,不要轻信网上没有依据的传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