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洁治是怎么回事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很多人次听到"口腔洁治"这个词可能会觉得陌生,其实它就是大家常说的洗牙。不过洗牙这个说法太笼统,口腔洁治才是医学上的正规称呼。今天就让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式,这个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做的口腔保健项目。
为什么要做口腔洁治?
我们的牙齿就像家里的瓷砖,每天都要清洁,但时间久了还是会积攒污垢。刷牙再认真,也难免会有清洁不到的死角,这些地方慢慢就会形成牙结石。牙结石不像食物残渣那样能被牙刷带走,它就像顽固的水垢,需要工具才能清除干净。
如果不及时清理,牙结石会越积越多,不仅会让牙齿变黄影响美观,还会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。更的是,它可能引发牙周病,造成牙齿松动甚脱落。定期做口腔洁治,就是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。
口腔洁治到底怎么做?
现在正规医疗机构常见的洁牙方式主要有两种:超声波洁牙和喷砂洁牙。超声波洁牙是通过高频振动把牙结石震碎,再用水冲洗掉。喷砂洁牙则是用气流把特制的粉末喷到牙齿表面,去除色素沉积和细小牙结石。两种方法都很,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牙齿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。
整个洁牙过程大约需要30-60分钟。医生会先用工具检查口腔状况,然后开始清洁工作。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,但一般不会很疼。洁牙完成后,医生还会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,让牙齿更光滑,不容易再次沉积牙菌斑。
多久做一次口腔洁治合适?
口腔医生建议,健康成年人好每6-12个月做一次口腔洁治。如果你有吸烟习惯、经常喝茶或咖啡,或者已经出现牙龈出血等问题,可能需要缩短到3-6个月一次。
特别提醒一下,小朋友也需要定期洁牙。虽然儿童的牙结石没有那么多,但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非常重要。一般建议儿童从3岁开始,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,必要时进行洁治。
洁牙后要注意什么?
刚做完口腔洁治的1-2天内,牙齿可能会有些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这几天好避免过冷、过热或刺激性食物。如果平时刷牙就容易出血,洁牙后可能会更明显,一般1-2天就会好转。
很多人洁牙后发现牙缝好像变大了,其实是因为原来的牙结石被清除了,露出了真实的牙间隙。这恰恰说明洁牙做得很。为了保持,洁牙后更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,配合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。
关于口腔洁治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洁牙会伤害牙齿。其实正规的洁牙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,超声波洁牙的震动频率是经过科学设计的,只对牙结石有效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变白。洁牙主要是去除牙齿表面的沉积物,牙齿本来的颜色,并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色泽。想要美白牙齿需要另外做的美白治疗。
误区三:刷牙很认真就不用洁牙。再好的牙刷和刷牙方法也难以牙结石,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沉积物,必须依靠设备才能去除干净。
选择正规机构很重要
后要提醒大家,口腔洁治是一项医疗行为,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街边小店可能价格便宜,但消毒条件和技术水平无法。正规医院的洁牙医生都经过培训,使用的器械也都严格消毒,既能,又能避免交叉感染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定期做口腔洁治,配合日常正确刷牙,才能让我们的牙齿陪伴我们更长时间。记住,预防胜于治疗,与其等到牙齿出问题再补救,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定期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