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是怎么回事?孕妈妈必须了解的5个关键点
近在产检中被医生告知血糖偏高?很多准妈妈次听说"妊娠糖尿病"这个词时都会心头一紧。其实这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,每6位孕妇中就有1位可能遇到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说说这个特殊时期的血糖管理问题。
为什么怀孕后血糖会失控?
怀孕期间,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工作,就像钥匙生锈打不开门锁。大部分孕妇的胰腺能分泌更多胰岛素来应对,但约15%-20%的孕妈会出现"钥匙不够用"的情况,这就是妊娠糖尿病。它通常在孕24-28周筛查时发现,特点是怀孕前没有糖尿病史,产后多数能正常。
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在
虽然很多妊娠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,但如果出现经常口渴、尿频(夜间起夜3次以上)、吃完饭就犯困、伤口愈合变慢等情况要特别注意。不过这些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妊娠反应,所以按时做糖耐量检查(OGTT)特别重要——这个检查需要空腹喝糖水测3次血糖,虽然过程有点折腾,但能发现问题。
对妈妈和宝宝的双重影响
短期来看,血糖控制不好可能让胎儿长成"巨大儿"(超过4公斤),增加顺产难度。还有些宝宝出生后会出现低血糖。对孕妈而言,发生妊娠高血压、早产的风险也会升高。长期来看,得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,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7倍,所以产后复查很关键。
5个实用控糖方法
1. 饮食调整:把三餐拆成5-6顿,每餐搭配蛋白质(鸡蛋、鱼肉)和膳食纤维(绿叶菜),主食优选糙米、燕麦等低GI食物
2. 运动:餐后散步20分钟就能有效降血糖,游泳和孕妇瑜伽也是好选择
3. 血糖监测:养成记录空腹和餐后血糖的习惯,很多医院现在动态血糖仪服务
4. 体重管理:孕中晚期每周增重不宜超过1斤,整个孕期增重11-16公斤较理想
5. 及时就医:如果饮食运动控制1周后,空腹血糖仍超过5.3mmol/L,要尽快找医生
产后别忘了这件事
宝宝出生后,大部分妈妈血糖会逐渐正常,但建议在产后6-12周再做一次糖耐量检查。之后每年体检都要关注血糖指标,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。有研究显示,坚持母乳喂养能降低未来糖尿病风险,这是大自然送给妈妈们的保护机制。
妊娠糖尿病就像孕期的一个特殊考验,但绝大多数通过科学管理都能顺利度过。记住:它不是你做错了什么导致的,只是身体在特殊时期的临时调整。配合医生建议,你完全可以同时自己和宝宝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