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?中年男性必须警惕的5大信号
近体检发现PSA指标偏高?夜间频繁起夜?这些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早期预警。作为男性特有的恶性,前列腺癌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显著上升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前列腺癌病例超10万例,其中70%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。了解前列腺癌的典型症状,有助于尽早发现并干预。
前列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
1. 排尿异常是典型的早期信号。患者可能出现尿流变细、尿频(尤其是夜尿增多)、排尿困难或尿痛。部分患者描述"像打开生锈的水龙头",需要用力才能排尿。
2. 血尿或血精不容忽视。当侵犯尿道或精囊时,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尿液或带血,这种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检查。
3. 骨盆区域持续疼痛要当心。包括会、腰骶部隐痛,或时疼痛,这可能提示已突破前列腺包膜。
4. 下肢水肿突然出现需警惕。当肿大的淋巴结血管时,可能导致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,这往往已是进展期表现。
5. 骨痛提示可能发生转移。前列腺癌容易转移到骨骼,如果出现持续性腰背痛、髋部疼痛,特别是夜间加重的疼痛,要做骨扫描排除转移。
哪些检查能确诊前列腺癌?
当出现上述症状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三步检查:
• 直肠指检:医生通过触摸前列腺,判断是否有硬结或不对称增大,这项基础检查能发现约30%的前列腺癌。
• PSA检测: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,正常值一般<4ng/ml,但需结合年龄、前列腺体积等综合判断。
• 前列腺穿刺活检:在超声引导下取12-16针组织样本,这是确诊的金标准。目前普遍采用局部麻醉,整个过程约15-20分钟。
不同阶段的前列腺癌如何治疗?
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,主要有三种治疗选择:
1. 性手术:通过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完整切除前列腺,适用于预期寿命>10年、局限的患者。术后可能出现短期尿失禁,但多数3-6个月可。
2. 放射治疗:包括外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入。现代放疗技术能保护直肠和膀胱,5年控制率与手术相当。
3. 主动监测:对于低危患者(Gleason评分≤6),可定期复查PSA、MRI和重复活检,延迟积极治疗带来的副作用。
对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,治疗以内分泌治疗为主,通过药物或手术去势降低雄激素水平。新型内分泌药物如阿比特龙、恩扎卢胺等,能显著延长生存期。
预防前列腺癌的4个生活建议
虽然年龄和遗传因素不可改变,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:
• 增加番茄、西兰花等富含番茄红素、异硫氰酸酯的蔬菜摄入,每周建议3次以上
• 保持规律运动,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可降低20%发病风险
• 控制红肉摄入,加工肉类每周不超过500克
• 50岁后每年做PSA筛查,有家族史者提前45岁
需要提醒的是,出现症状不必过度恐慌,良性前列腺增生也会引起类似表现。关键是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,避免自行判断延误病情。随着医疗技术进步,早期前列腺癌的10年生存率已超过90%,规范治疗完全可能获得长期生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