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近视手术前必看!10年眼科医生告诉你5个关键问题
每天早上醒来件事就是摸眼镜,吃火锅时镜片起雾,运动时眼镜总往下滑...如果你也受够了这些烦恼,可能正考虑做近视手术。但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到底该相信谁?作为从业10年的眼科医生,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近视手术说清楚。
一、你真的适合做近视手术吗?
很多朋友一来就问"医生我能不能做手术",其实适合人群有明确标准:年龄18岁以上,近两年度数稳定(变化不超过50度),没有干眼症、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。孕妇、哺乳期女性需要暂缓。我们医院每天都会婉拒好几例不符合条件的患者,永远是位的。
有个常见误区要提醒:不是度数越高越适合手术。相反,度近视(1000度以上)可能面临更多限制。上周就遇到一位1200度的患者,经过详细检查后,我们建议他考虑晶体植入而不是激光手术。
二、四种主流手术方式怎么选?
现在市面上主要有四种手术方式,价格从几千到三万多不等:
1. 全飞秒:适合1000度以下,切口小快,第二天就能上班,是目前选择多的方式
2. 半飞秒:适合1200度以下,需要制作角膜瓣,性价比高
3. 全激光:适合600度以下,不接触角膜,但期要一周左右
4. ICL晶体植入:适合度近视,相当于把"隐形眼镜"放进眼睛,可逆性强
具体选择哪种,要经过20多项检查后,由医生根据角膜厚度、瞳孔大小等数据决定。千万别自己上网查查就做决定,去年就有患者坚持要做不适合自己的术式,结果术后大扣。
三、手术过程到底疼不疼?
这是门诊被问多的问题。手术时会滴麻药,整个过程就像有人轻轻碰你睫毛的感觉。真正操作时间每只眼睛不到1分钟,全程难受的可能是要盯着一个绿点不能动。术后3-4小时会有异物感、流泪,睡一觉就好多了。大多数人都说:"还没拔牙疼呢"。
我们医院有个护士长,给几百台手术做过配合,自己却因为怕疼一直戴眼镜。后来实在架不住同事劝说做了手术,第二天就说:"早知道这么简单,何必纠结这么多年"。
四、做完手术会复发吗?
这是另一个高频问题。首先说结论:手术本身不会复发,但用眼习惯不好会导致新近视。手术只是把现有度数消除,就像把相机镜头调焦了,如果你继续长时间刷手机、关灯玩电子产品,眼睛还是会继续变差。
术后保养其实很简单:周别让洗面奶进眼睛,一个月内别游泳,三个月避免剧烈碰撞(比如拳击)。关键的还是那句老话:用眼40分钟,休息5分钟看看远处。我们追踪了5年的患者数据显示,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,95%的人视力都能维持得。
五、这些真实风险医生不说你可能不知道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近视手术虽然系数很高,但还是要了解可能的副作用:
1. 夜间炫光:约10%的人术后初期会有点,一般3个月后缓解
2. 干眼症:术前就有干眼的人要谨慎,术后可能加重
3. 角膜混浊:发生率低于1%,遵医嘱用药可预防
4. 矫正不足或过度:医生操作可将概率控制在2%以内
记住一个原则:但凡"""成功"的机构,建议扭头就走。正规医院都会详细告知风险,并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写在后的话
近视手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关键要摆正预期:它只是让你摆脱眼镜,不是把眼睛变成望远镜。现在技术很成熟,每年超过100万人接受手术,重点是要做好术前检查、选对医生、术后科学保养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手术,建议先去医院做个全套检查,就算后决定不做,也能了解自己的眼部状况。毕竟眼睛这事,再小心都不为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