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是什么?准妈妈必须了解的5个关键点
怀孕期间血糖升高,是许多准妈妈都可能遇到的问题。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现或被诊断的糖尿病,属于孕期特有的代谢异常。它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,但只要及时发现并科学管理,大多数孕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。

谁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?这些风险因素要注意
并不是所有孕妇都会得妊娠糖尿病,但以下人群患病风险较高: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;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;孕前体重指数(BMI)超过25的超重或肥胖孕妇;曾经分娩过巨大儿(出生体重超过4公斤)的经产妇;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复发率可达30%-50%。

妊娠糖尿病的常见症状,这些信号别忽视
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,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。部分孕妇可能出现以下表现:比平时更容易口渴;尿量增多,尤其是夜尿频繁;总觉得疲惫乏力;伤口愈合较慢;反复出现霉菌性炎。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,确诊仍需依靠规范的葡萄糖耐量试验。

妊娠糖尿病筛查不可少,这个检查很关键
所有孕妇都应在孕24-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检查前需要空腹8-10小时,先测空腹血糖,然后喝下含75g葡萄糖的溶液,分别测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超过标准,就可能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高危孕妇可能需要在产检时就进行筛查。
科学应对妊娠糖尿病,这些方法很管用
1. 饮食管理:采用少食多餐原则,每天可分5-6餐;选择低升糖指数(GI)食物;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;充足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。
2. 合理运动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,如散步、孕妇瑜伽等,每天30分钟左右。
3. 血糖监测:按照医嘱定期监测指尖血糖,了解血糖控制情况。
4. 必要时用药:若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不达标,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。

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,提前了解很重要
对孕妇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早产、剖宫产等风险;对胎儿可能导致巨大儿、出生后低血糖、黄疸等问题。但值得强调的是,通过规范管理和良好控制,这些风险可以显著降低。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后血糖会正常,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,因此产后也要注意定期检查。
产后注意事项,这些检查不能漏
分娩后6-12周应复查75g葡萄糖耐量试验,确认血糖是否正常。此后每1-3年应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,因为约50%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5-10年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和维持理想体重,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。
给准妈小贴士:放松心情很重要
诊断妊娠糖尿病不必过度焦虑,它更像是一个提醒,让您更加关注自己和宝宝的健康。现代医学对妊娠糖尿病的管理已经很成熟,配合医生指导,完全可以把风险降到低。记住,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产科医生、营养师、糖尿病教育护士都会为您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