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年都要做体检?体检科医生告诉你这5个关键原因
近总感觉容易疲劳,偶尔还会头晕,但去医院检查又觉得小题大做?其实这些问题都在提醒你:该做体检了。体检科医生发现,很多人对体检存在误解,认为没病就不需要检查。事实上,定期体检就像给身体做年检,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。
体检到底查什么?不同人群的重点项目
30岁左右的年轻人,建议重点关注肝功能、甲状腺功能和幽门螺旋杆菌筛查。这个阶段工作压力大,外卖吃得多,这些项目能及时发现亚健康问题。40岁以上的人群,要增加标志物筛查和心脑血管检查。女性还应该重视乳腺和妇科检查,男性则要注意前列腺健康。
体检科医生特别提醒,不要只做基础套餐。要根据个人情况增加针对性项目。比如有家族病史的,要做相关专项检查;长期伏案工作的,别忘了颈椎和腰椎检查。
体检前注意事项,很多人步就做错了
体检前晚上8点后就要禁食,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。有些人以为完全不能喝水,结果导致浓缩影响检查结果。体检当天要穿宽松衣物,女性避免穿连衣裙,方便做各项检查。
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,不要擅自停药。可以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时间。高血压患者早上可以先服药,但要告知体检科医生。
体检报告看不懂?教你快速抓住重点
拿到体检报告不要只看有没有"阳性"结果。有些指标虽然在正常范围内,但接近临界值也要引起重视。比如空腹血糖6.0mmol/L,虽然没达到糖尿病标准,但已经是糖代谢异常了。
体检科医生建议重点关注这几项: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、白细胞计数;肝功能中的ALT、AST;血脂检查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;以及血压和血糖值。
体检后发现问题怎么办?这样做稳妥
如果体检发现异常指标,不要过度紧张。有些指标可能受饮食、睡眠等因素短暂影响。建议1-2周后复查确认,必要时再到专科就诊。
体检科医生特别强调,体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。发现小问题及时干预,才能避免发展成大问题。比如查出脂肪肝,就要调整饮食加强运动;发现血压偏高,就要开始监测并改善生活习惯。
记住一个原则:体检报告不是摆设。要把医生建议落到实处,下次体检才能看到改变。
关于体检的5个常见疑问解答
1.体检要空腹多久?8-12小时合适,太短影响血糖血脂检查,太长可能导致低血糖。
2.体检要避开期吗?女性做妇科检查和尿常规好避开期,其他项目不影响。
3.体检项目越多越好吗?不是,要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家族史等选择合适项目。
4.体检结果正常就万事大吉?不是,有些早期病变指标变化不明显,要定期复查。
5.体检可以代替看病吗?不能,体检是筛查,看病是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。
健康管理是个长期过程,定期体检就是好的健康投资。建议每年少做一次体检,特殊人群可以适当增加检查频率。体检科医生提醒,重视体检就是重视自己的生命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