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癌筛查有多重要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近几年,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。很多女性朋友可能会觉得,自己还年轻,体检时查个B超就够了,没必要专门做宫颈癌筛查。但事实上,宫颈癌筛查是女性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话题。
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?
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之一,但它有一个特点:从癌前病变发展到,通常需要5-10年的时间。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"窗口期",通过定期筛查,可以及早发现异常细胞,在癌变前就进行治疗。
临床上见过太多,有些患者因为忽视筛查,等到出现接触性出血、白带异常等症状才就医,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所以,定期筛查真的很重要,它可能是挽救你生命的关键一步。
宫颈癌筛查有哪些方法?
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筛查主要有两种方法:HPV检测和TCT检查。
HPV检测是检查是否感染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,这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。TCT检查则是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,观察宫颈细胞有无异常变化。
一般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,好两项检查一起做,这样筛查率会更高。30岁以下的女性可以优先选择TCT检查,如果结果异常再做HPV检测。
宫颈癌筛查需要注意什么?
筛查前3天要避免性生活、用药和冲洗;避开期;检查时放松心情,配合医生操作。整个过程没有太大不适感,几分钟就能完成。
很多女性害怕筛查时的尴尬和不适感,其实现在医院都很注重保护患者,医生也都是和严谨的。比起那些微不足道的不适,定期筛查带来的安心感更重要。
筛查频率该多久一次?
不同年龄段和风险因素的女性,筛查频率有所不同:
- 21-29岁: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
- 30-65岁:每5年做HPV+TCT联合检查,或者每3年单独做TCT检查
- 65岁以上:如果既往筛查结果都正常,可以停止筛查
- 高危人群(如HIV感染者、器官移植后等):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筛查计划
筛查异常怎么办?
如果筛查结果异常,不必太过紧张。异常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癌,可能只是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后续检查,比如镜检查、活检等。多数情况下,通过及时干预和治疗,完全可以避免发展为。
HPV疫苗能替代筛查吗?
很多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会问这个问题。答案是否定的。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,也不能治疗已经感染的病毒。所以即使接种了疫苗,仍需要按照推荐进行定期筛查。
疫苗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双重,二者缺一不可。
关于筛查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筛查
宫颈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比较了。筛查的目的就是在无症状阶段发现异常。
误区二:年纪大了就不用筛查
只要还有性生活,即使年龄较大也建议定期筛查。具体可以医生。
误区三:筛查很痛苦
现代的筛查技术已经很成熟,整个过程快速、痛苦感很低。与其担忧不适感,不如把重点放在它对健康的保护作用上。
写在后的话
宫颈癌虽然可怕,但它也是少数几种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有效预防的之一。定期筛查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人的负责。
建议女性朋友把宫颈癌筛查纳入年度体检项目,和身边的朋友、家人互相提醒。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值得投资了。